關於我
我的名字是翁子雲,出生於西元2000年11月17號。我的家庭成員包含我有四人:包含我的父母親和比我小兩歲多的弟弟。我們家很喜歡出國旅行,所以每年總會抽空出國個一兩個月。出國一定是自由行,因為自由行可以更自由的調配行程和時間。出國玩的時候我們不會窩在城市大街上頭,反而常往鄉下或者小巷子裡鑽,相信我,小巷子裡往往可以找到出乎意料的有趣玩意兒。 我在上大學前的生活跟音樂幾乎是黏在一起。唸完書後很喜歡練琴或者聽音樂來打發時間。除了練琴,我還會一點點薩克斯風,只不過比起鋼琴就遜色得多了。我聽的音樂類型很不像是現代的年輕人,爵士樂、古典樂、或者80年以前的西洋流行樂都是我的首選,反倒是中文歌和台語歌我一竅不通,常常甚至連歌手我都沒聽過。我的這些音樂相關興趣多半受到我父親影響,從小聽到大,漸漸的我也喜歡上了這些趣味豐饒的歌曲。相同的,我彈鋼琴也只演奏古典樂。我比較喜歡演奏蕭邦,因為他寫的曲子允許演奏者放入自身情感,不必完全照著譜來演奏。貝多芬、莫札特、和小約翰史特勞斯等等的曲目也是演奏起來很好玩而且很耐聽的作曲家,但是他們時代更久、更傳統,不太允許演奏者放入自身情感(所謂隨興演奏),所以我有時會避而遠之。 我從國中畢業以後,我同時又發展出了電腦相關的興趣,而且尤其是電腦硬體的興趣。我發現我不僅僅喜歡研究各個零件之間的性能差異,我也很喜歡研究這些零件背後的運作原理。但是我最喜歡組裝電腦的過程。這項發現是在我高中第一次擁有自己的電腦,而且在自己組裝時發現的。這同時和我休閒時也很喜歡做甜點的興趣有點接近-都是需要動手做的事情。只是做餅乾可能只要花幾百塊,但是組電腦往往動輒幾萬塊,這項興趣如果不是業內或者收入豐厚,還真是挺不容易維持的。 現在我上了大學,我沒法像以前一樣整天練琴了和做點心了,但是我假日回家時依舊可以抽空摸摸這些興趣。相較電腦資訊在大學裡似乎是可以觸碰的到的,我正在研究是否可以到資工系選修雙專長或者輔修。